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44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4-02-05
    研究论文
    Sestrin1参与调控小鼠肝脏细胞糖异生
    郭艳芳, 耿超, 解相宏, 陈恩惠, 郭泽宇, 张明龙, 刘晓军
    2024, 44(2):  141-146.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2.0141
    摘要 ( 96 )   PDF (991KB) ( 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应激诱导蛋白1(SESN1)在小鼠肝脏糖异生途径中的作用及调节机制。方法 RT-qPCR检测SESN1在C57BL/6J小鼠禁食条件下肝脏组织以及用佛司可林(Fsk)与地塞米松(Dex)处理的原代肝细胞中的mRNA表达水平。通过质粒转染HepG2细胞,RT-qPCR检测SESN1过表达对糖异生相关基因PGC-1α,PEPCK,G6Pase的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研究SESN1在HepG2细胞中对PGC-1α的启动子活性的影响。在HepG2细胞中,通过过表达SESN1同时抑制SIRT1表达检测SESN1对PGC-1α去乙酰化状态的影响;通过敲低SIRT1表达检测其是否介导了SESN1诱导糖异生相关基因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 SESN1在饥饿的C57BL/6J小鼠肝脏组织和佛司可林(Fsk)和地塞米松(Dex)处理的原代肝细胞中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01)。在HepG2细胞中过表达SESN1 促进了PGC-1α,PEPCK,G6Pase的mRNA表达水平(P<0.001)并促进PGC-1α的启动子活性(P<0.001)。SESN1的过表达降低了原代肝细胞中PGC-1α的乙酰化水平,利用Sirt家族抑制剂NAM和shRNA腺病毒分别干扰SIRT1表达,均拮抗了SESN1对PGC-1α的去乙酰化作,同时SIRT1诱导的PGC-1α,PEPCK和G6Pase的表达也明显受损(P<0.000 1)。结论 SESN1参与调控小鼠肝脏细胞糖异生,可能依赖于SIRT1
    右美托咪定通过激活AMPK减轻TNF-α诱导人成神经细胞瘤细胞系SH-SY5Y损伤
    牟杨, 杨志文
    2024, 44(2):  147-153.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2.0147
    摘要 ( 57 )   PDF (2021KB) ( 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定(DEX)对TNF-α诱导的人成神经细胞瘤细胞系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CCK8检测细胞活性,确定最佳DEX和TNF-α剂量,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模型组(model组)、DEX干预模型组(DEX组)、DEX联合compound C干预模型组(DEX+CC组);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p-AMPK、SNHP、KIF5B、Drp1、OPA1蛋白表达,ELISA检测IL-1β、IL-6水平,相应试剂盒测定线粒体膜电位(Δψm)、呼吸链复合酶活性(complex Ⅰ-Ⅳ)、ATP、MDA、SOD、GSH、ROS。结果 模型组较对照组 p-AMPK活性、OPA1及SNPH水平显著降低,但Drp1和KIF5B水平显著增高(P<0.01),DEX组较model组complex Ⅰ~Ⅳ及Δψm、ATP、GSH、SOD水平显著增高,而MDA、IL-1β、IL-6水平显著降低(P<0.01);DEX+CC组较DEX组complex Ⅰ~Ⅳ及Δψm、ATP、GSH、SOD水平显著降低,而MDA、IL-1β、IL-6水平显著增高(P<0.01)。结论 DEX通过依赖AMPK的方式改善线粒体功能、减少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减轻TNF-α诱导的细胞损伤。
    Nutlin-3a通过抑制CIDEC的表达调控小鼠脂肪功能
    陈恩惠, 杨佳卉, 赵微, 解相宏, 郭艳芳, 刘晓军, 闫莉
    2024, 44(2):  154-158.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2.0154
    摘要 ( 64 )   PDF (1274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小鼠双微体同源基因2(MDM2)抑制剂Nutlin-3a对小鼠脂肪脂代谢功能的影响。方法 建立C57BL/6J小鼠高脂饮食诱导肥胖(DIO)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腹腔注射DMSO,实验组:腹腔注射顺式咪唑啉类似物3a (Nutlin-3a)。实验期间进行葡萄糖耐量(GTT)以及胰岛素耐量(ITT)实验。实验结束后,分离小鼠附睾脂肪组织(eWAT)、皮下脂肪组织(iWAT)与棕色脂肪组织(BAT),对白色脂肪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脂肪细胞形态变化;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eWAT中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给予小鼠Nutlin-3a处理,增加DIO小鼠的体质量(P<0.001);对葡萄糖耐量和胰岛素敏感性没有影响;脂肪细胞体积减小;下调白色脂肪中脂滴结合蛋白诱导细胞凋亡DFF45样效应因子C(CIDEC)的表达。结论 Nutlin-3a通过下调白色脂肪组织中CIDEC的表达抑制脂滴的形成。
    乳鼠原代成骨细胞的培养优化
    王左钰, 周阳, 杨俊伟
    2024, 44(2):  159-166.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2.0159
    摘要 ( 59 )   PDF (7524KB) ( 1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适宜培养乳鼠原代成骨细胞的培养基配比及培养时间,为体外成骨细胞原代培养提供改良实验方案。方法 用间断酶消化法消化CD1乳鼠颅骨提取原代成骨细胞,差速离心获得纯化成骨细胞。制定诱导时间、胎牛血清、β-甘油磷酸钠盐、地塞米松浓度梯度实验,用Western blot与免疫荧光测定成骨细胞成熟标志物,通过碱性磷酸酶、茜素红染色、超微结构鉴定其成骨活性。结果 (1)间断酶消化法可从乳鼠颅骨中获得原代细胞进行增殖及传代扩增,细胞具有典型成骨细胞形态学和生物学活性。(2)成骨细胞成熟标志物表达与诱导培养时间、胎牛血清浓度成平行关系,使用10%血清培养14 d即可获得成熟成骨细胞。(3)分别在不同浓度含β-甘油磷酸钠盐及地塞米松培养液中诱导原代成骨细胞分化,于10 mmol/L β-甘油磷酸钠盐及5 nmol/L地塞米松培养条件下成骨细胞成熟标志物表达较高(P<0.01),碱性磷酸酶及茜素红染色明显,成骨活性良好。结论 CD1乳鼠颅骨提取的原代成骨细胞在含10%胎牛血清、10 mmol/L β-甘油磷酸钠盐溶液及5 nmol/L地塞米松的诱导培养基中培养,于14 d即有良好的成骨活性,适用于做体外实验研究。
    髓系细胞触发受体2在高糖处理的小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及作用
    王曌慧, 刘潇, 周玥, 魏心怡, 王玥, 李俊发, 赵丽
    2024, 44(2):  167-173.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2.0167
    摘要 ( 36 )   PDF (4622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高糖条件下小胶质细胞中髓系细胞触发受体2(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 2, TREM2)的表达情况,以及TREM2在高糖条件下小胶质细胞增殖、迁移和吞噬中的作用。方法 小胶质细胞分为对照组、高糖处理组(67.5 mmol/L葡萄糖,24 h),检测小胶质细胞数量、Iba1和TREM2的表达水平;转染TREM2的siRNA,检测小胶质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变化;加入带有荧光标签的淀粉样蛋白β(Aβ),观察小胶质细胞对Aβ吞噬能力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小胶质细胞相比,高糖处理后小胶质细胞的数量明显下降(P<0.001),而TREM2和Iba1表达显著升高(P<0.001)。高糖和TREM2均不影响小胶质细胞的增殖能力。与正常组相比,高糖处理后小胶质细胞迁移能力下降(P<0.05),而TREM2对高糖小胶质细胞的迁移能力无显著影响。与正常小胶质细胞相比,高糖处理组小胶质细胞对Aβ的吞噬能力显著下降(P<0.001),TREM2 siRNA敲减后高糖小胶质细胞对Aβ的吞噬能力进一步下降(P<0.001)。结论 高糖处理后小胶质细胞TREM2表达明显升高,其主要影响小胶质细胞对Aβ的吞噬能力。
    粉防己碱减轻IL-1β诱导的体外人关节软骨细胞损伤
    欧阳云朗, 张宁, 陈丽萍, 贾丙申, 焦拓
    2024, 44(2):  174-179.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2.0174
    摘要 ( 36 )   PDF (3947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粉防己碱(Tet)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原代人关节软骨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人关节软骨细胞分为对照组、IL-1β组、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抑制剂[二甲氧基雌二醇(2-ME2)]组、Tet低、中、高浓度组,每组设置6个重复。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ELISA检测细胞中炎性相关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环氧合酶-2(COX-2)的水平以及抗氧化因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活性;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HIF-1α、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IL-1β组细胞的凋亡率、TNF-α、MMP-3、iNOS、COX-2的水平以及HIF-1α、VEGF蛋白表达均升高,细胞存活率、SOD和GPx活性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L-1β组相比,2-ME2组和Tet低、中、高浓度组细胞的凋亡率、TNF-α、MMP-3、iNOS、COX-2的水平以及HIF-1α、VEGF蛋白表达均降低,细胞存活率、SOD和GPx活性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粉防己碱减轻IL-1β诱导的人关节软骨细胞损伤。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CA211水平和NK细胞数与预后相关
    丁飞, 王洒, 黄常新
    2024, 44(2):  180-184.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2.0180
    摘要 ( 34 )   PDF (1158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糖类抗原211(CA211)表达水平和自然杀伤(NK)细胞数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6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132例NSCLC患者作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132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从检验科收集数据分析NSCLC患者血清CA211表达水平和NK细胞数与患者预后关系以及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实验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值(NLR值)和血清CA211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NK细胞数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血清CA211表达水平和NK细胞数呈负相关(r=-0.405,P<0.001);不同血清CA211表达水平和NK细胞数的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TNM分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CA211低表达者1年生存率高于CA211高表达者(P<0.05),NK细胞高水平者1年生存率高于NK细胞低水平者(P<0.05);淋巴结转移、TNM分期、CA211是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NK细胞是NSCLC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NSCLC患者血清CA211表达水平及NK细胞数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有密切联系。
    下调去甲基化酶FTO抑制人肝癌细胞系HepG2增殖
    卢慧莹, 王建国
    2024, 44(2):  185-191.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2.0185
    摘要 ( 48 )   PDF (2732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去甲基化酶脂肪质量和肥胖相关基因(FTO)抑制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肝癌细胞系HepG2分为对照组(转染空质粒)、FTO组(转染FTO过表达质粒)、si-FTO组(转染si-FTO)、si-FTO+si-FoxO1组(同时转染si-FTO和si-FoxO1)。RT-qPCR检测细胞中FTO相对表达量;用CCK-8、Transwell小室法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细胞增殖、侵袭和凋亡;Dot blot检测m6A甲基化水平;蛋白质印迹检测细胞中FoxO1蛋白表达。结果 通过人类癌基因库(TCGA)分析肝癌患者总体生存期发现FTO高表达提示更短的生存期(P<0.05)。和正常肝细胞系HL7702相比,HepG2细胞中FTO表达明显升高(P<0.05)。和对照组相比,si-FTO组细胞中FTO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FTO组细胞中FTO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和si-FTO组相比,si-FTO+si-FoxO1组细胞中FTO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si-FTO组细胞活性、侵袭细胞数、m6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细胞凋亡率、FoxO1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FTO组细胞活性、侵袭细胞数、m6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凋亡率、FoxO1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i-FTO+si-FoxO1组细胞活性、侵袭细胞数目、m6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si-FTO组,细胞凋亡率、FoxO1蛋白表达均低于si-FTO组(P<0.05)。结论 高表达FTO与临床预后较差相关,去甲基化酶FTO敲减可抑制肝细胞癌的增殖和侵袭,诱导肝细胞癌的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和调控FoxO1表达有关。
    冠心宁片减轻大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损伤
    张秀丽, 胡孝刚, 莫俊, 陈铃
    2024, 44(2):  192-198.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2.0192
    摘要 ( 33 )   PDF (2886KB) ( 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冠心宁片对大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构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冠心宁片低、中和高剂量组(150、300和600 mg/kg)、阿托伐他汀组(2 mg/kg)、氯化锂[LiCl,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通路激活剂]组(15 mg/kg)、冠心宁片高剂量+LiCl组(600 mg/kg冠心宁片+15 mg/kg LiCl),每组12只。第3周开始干预,给药1次/d,持续8周。利用Olym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分光光度法检测大鼠血清中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丙二醛(MDA)含量;HE染色检测大鼠颈总动脉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大鼠颈总动脉中Wnt3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β-catenin蛋白。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TG、TC、LDL、MCP-1、hs-CRP、ox-LDL、MDA含量、MMP-9、Wnt3a、β-catenin蛋白表达及斑块总面积/动脉总面积升高,HDL含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冠心宁片低、中、高剂量组、阿托伐他汀组TG、TC、LDL、MCP-1、hs-CRP、ox-LDL、MDA含量、MMP-9、Wnt3a、β-catenin蛋白表达及斑块总面积/动脉总面积降低,HDL含量升高,且冠心宁片呈剂量依赖性,LiCl组对应指标变化趋势与上述相反(P<0.05);与冠心宁片高剂量组比较,冠心宁片高剂量+LiCl组TG、TC、LDL、MCP-1、hs-CRP、ox-LDL、MDA含量、MMP-9、Wnt3a、β-catenin蛋白表达及斑块总面积/动脉总面积升高,HDL含量降低(P<0.05)。结论 冠心宁片具有抑制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Wnt/β-catenin通路有关。
    连接蛋白2和FGF23在房颤介导心肌病兔心房组织中的表达
    郭爽, 李树仁, 赵美, 郝潇
    2024, 44(2):  199-203.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2.0199
    摘要 ( 33 )   PDF (1335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连接蛋白2(JP2)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在房颤介导心肌病(AMC)兔中的表达规律。方法 通过左心房快速起搏法建立心房颤动(AF)模型,4周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射血分数下降>10%纳入AMC组,否则为AF组,对照组只植入起搏器不起搏。最终成功建立AF动物模型11只,其中AF组6只,AMC组5只,对照组6只。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JP2和FGF23水平。处死动物后,取心房组织,Western blot和RT-qPCR检测JP2和FGF23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MC 组左房内径、右房内径、右室内径增大,LVEF 降低,与AF组相比,AMC组LVEF降低,主动脉增宽,右室扩大。与对照组相比,AF组左房心肌细胞FGF23(P<0.001)、JP2(P<0.01)的表达均明显增加,而AMC组JP2表达降低(P<0.001)。与AF组相比,AMC组FGF23和JP2的表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AF组FGF23和JP2血浆浓度升高,AMC组FGF23水平升高。与AF组相比,AMC组FGF23和JP2血浆浓度偏低。结论 在AMC兔模型中,FGF23表达增加,JP2表达下降。
    FHL2通过NF-κB信号通路调节THP-1巨噬细胞泡沫化
    陈卫卫, 廖煌, 史振鸿, 罗颖
    2024, 44(2):  204-209.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2.0204
    摘要 ( 44 )   PDF (4289KB) ( 9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明确4个半LIM结构域蛋白(FHL2)是否能够通过调节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影响巨噬细胞泡沫化。方法 构建FHL2过表达质粒及合成FHL2小干扰RNA(si-FHL2),分别转染至人单核/巨噬细胞系THP-1中,Western blot检测FHL2表达;使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刺激细胞,ELISA检测细胞IL-6、IL-1β、TNF-α等细胞因子的表达;油红O染色检测细胞泡沫化程度;Western blot检测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转染过表达FHL2质粒的细胞中FHL2表达量升高(P<0.01),而转染si-FHL2的细胞表达量降低(P<0.05);敲低FHL2能够下调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P<0.01);FHL2下调能够缓解THP-1巨噬细胞泡沫化;同时,FHL2下调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P<0.05),而在过表达FHL2组中结果呈相反趋势。结论 下调FHL2的表达可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活化,降低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缓解巨噬细胞的泡沫化。
    CircRERE调节miR-128-3p/WEE1轴促进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增殖、迁移和侵袭
    方媛, 李轶, 王玮
    2024, 44(2):  210-218.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2.0210
    摘要 ( 32 )   PDF (5669KB) ( 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环状RNA RERE(circRERE)调节微小RNA(miR)-128-3p/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WEE1)轴对人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系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从健康受试者外周血中分离的正常浆细胞(nPCs)和人MM细胞系(U266、RPMI-8226、NCI-H929、LP-1)。RT-qPCR检测circRERE、miR-128-3p表达;Western blot检测WEE1表达。转染RPMI-8226细胞后,将其分为对照组(control)(未进行转染)、sh-circRERE组、sh-NC组、miR-128-3p inhibitor组、inhibitor-NC组、sh-circRERE+inhibitor-NC组、sh-circRERE+miR-128-3p inhibitor组,噻唑蓝(MTT)实验和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增殖;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迁移、侵袭;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miR-128-3p与circRERE或WEE1的靶向作用关系。结果 与nPCs比较,MM细胞(RPMI-8226、U266、NCI-H929、LP-1)中circRERE、WEE1表达增加,miR-128-3p表达减少(P<0.05);与对照组比较,sh-circRERE组RPMI-8226细胞增殖率、EdU阳性细胞比例、划痕面积愈合率、侵袭数均减少(P<0.05),miR-128-3p inhibitor组则相反(P<0.05);miR-128-3p inhibitor降低了sh-circRERE对RPMI-8226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P<0.05)。双荧光素酶实验显示circRERE/miR-128-3p、miR-128-3p/WEE1存在靶向作用关系。结论 CircRERE能够促进RPMI-8226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可能通过对miR-128-3p发挥海绵效应以增加WEE1表达而实现。
    奥美拉唑联合不同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减轻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
    何昀, 肖力, 曹娟, 刘志刚, 罗威耀
    2024, 44(2):  219-224.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2.0219
    摘要 ( 53 )   PDF (846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联合不同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减轻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作用。方法 选取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科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200例FD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奥美拉唑组,奥美拉唑分别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组、酪酸梭菌二联活菌组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组。治疗2周,对比各组患儿血清炎性因子、胃肠激素、肠道菌群、症状评分等指标变化。统计各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各组血清IL-6、TNF-α、IL-1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活性肠肽(VIP)、生长抑素(SS)水平、肠杆菌、肠球菌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3个联合治疗组显著低于奥美拉唑组(P<0.05);治疗后各组血清胃动素(MOT)水平、双歧杆菌、乳杆菌显著升高(P<0.05),3个联合治疗组显著高于奥美拉唑组(P<0.05);治疗后各组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3个联合治疗组显著低于奥美拉唑组(P<0.05);各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不同益生菌在治疗小儿FD中均取得良好效果。
    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瘦素及其受体的表达与低氧诱导因子-1α相关
    国蓉, 张森, 袁建辉, 李肖珏, 周姝含, 李守军, 陈燕燕
    2024, 44(2):  225-230.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2.0225
    摘要 ( 33 )   PDF (1863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低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血清瘦素(LEP)水平与患儿身体质量指数(BMI)的相关性,以及瘦素及其受体(Ob-R)与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心肌中的关联机制。方法 本研究纳入了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先心病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52例低龄(6月龄以下)的先心病患儿,根据动脉血氧分压90 mmHg为界分为紫绀组(n=30)和非紫绀组(n=22)。收集其身高、体质量计算BMI值。用ELISA测定患儿血清瘦素水平, RT-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HIF-1α、Ob-R表达。同期将SD大鼠分为常氧组和低氧(10% O2)组,持续低氧4周,于低氧第14天至第21天每天腹腔注射HIF-1α抑制剂地高辛(2 mg/kg)为地高辛组。记录大鼠体质量,通过RT-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HIF-1α、Ob-R的表达。结果 与非紫绀组相比,紫绀组患儿BMI显著降低(P<0.05),经BMI校正的瘦素水平(LEP/BMI)也明显低于非紫绀组(P<0.05),Spearman相关性检验证实患儿循环系统中血清瘦素与BMI呈正相关(P<0.05);紫绀组患儿心肌中随着HIF-1α的表达增加,Ob-R表达水平也相应增加,两者呈显著相关性(P<0.05);动物模型中低氧动物注射地高辛后,随着HIF-1α的表达下调后,心肌组织Ob-R水平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体质量下降的趋势明显减弱(P<0.05),右室肥厚指数显著低于注射0.9%氯化钠溶液组(P<0.05)。结论 HIF-1α可调节心肌组织中Ob-R的表达,其与瘦素及其受体的关联机制可作为改善低龄先心病患儿预后的新治疗靶点。
    改善昼夜节律紊乱减轻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秦小英, 刘慧, 韩冲芳, 贺建东
    2024, 44(2):  231-234.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2.0231
    摘要 ( 37 )   PDF (835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间断补充睡眠能否减轻昼夜节律紊乱加重的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方法 给大鼠腹腔注射1%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及高脂高糖饮食构建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的40只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DA)30 min,再灌注120 min]、昼夜节律紊乱组(Crd组,每日持续24 h光照并提供食物)、间断补充睡眠组(Dss组,夜间每光照3 h关闭1.5 h补充睡眠)。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计算心肌梗死体积;ELISA测定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肌钙蛋白Ⅰ(cTnⅠ)含量;Western blot测定心肌生物钟基因Bmal1Rev-erbα的表达量。结果 与Sham组相比,I/R组心肌梗死体积明显增大,血清CK-MB活性和cTnⅠ含量明显升高,心肌组织Bmall表达下调,Rev-erbα上调(P<0.05);与I/R组相比,Crd组心肌梗死体积增大,血清CK-MB活性和cTnⅠ含量升高,心肌组织钟基因Bmal1表达下调、Rev-erbα表达上调(P<0.05);与Crd组相比,Dss组心肌梗死体积减小,血清cTnⅠ含量和CK-MB活性降低,钟基因Bmal1表达上调、Rev-erbα表达下调(P<0.05)。结论 间断补充睡眠可减轻由昼夜节律紊乱加重的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Lir@BSA-PMF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细胞功能验证
    黄清昱, 陈奇英, 孙晟甲, 吴帮卫, 林杉, 阿力木江·买买提江
    2024, 44(2):  235-241.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2.0235
    摘要 ( 35 )   PDF (4243KB) ( 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利用生物膜覆盖纳米粒子的“bottom-up”表面纳米工程化学技术合成牛血清白蛋白(BSA)负载利拉鲁肽(Lir)包裹血小板膜碎片(PMF)的纳米颗粒,并验证其细胞相容性以及抗氧化应激损伤的能力。方法 按照既往文献中的方法提取PMF;利用自组装法制备Lir@BSA纳米颗粒;通过共挤压的方式将PMF包覆在Lir@BSA纳米颗粒表面制备Lir@BSA-PMF。利用粒径、电位、透射电镜、粒径稳定性表征Lir@BSA-PMF颗粒的理化指标;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计算利拉鲁肽的包封率、负载率和累计释放率;进一步利用SDS-PAGE分析Lir@BSA-PMF仿生纳米载体上是否存在血小板膜完整的膜蛋白质结构;同时利用CCK-8法验证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活性氧(ROS)实验探究了Lir@BSA-PMF仿生纳米载体对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最后通过细胞吞噬实验验证细胞对Lir@BSA-PMF仿生纳米载体的摄取效果。结果 制备的Lir@BSA-PMF的纳米粒子粒径可稳定在25 nm,形貌为球形,Zeta电位值为-25.5 mV。利拉鲁肽的包封率、负载率和累计释放率分别为85.56%、7.96%和77.06%。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Lir@BSA-PMF仿生纳米载体上保留了血小板膜完整的膜蛋白质结构。CCK-8法验证纳米材料无细胞毒性;ROS结果显示Lir@BSA-PMF纳米材料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性。细胞吞噬结果表明,细胞对Lir@BSA-PMF纳米颗粒的吞噬效果良好。结论 Lir@BSA-PMF复合纳米粒子合成成功,体外对细胞存活无影响,可被细胞摄取,并具有明显抗氧化损伤能力。
    临床研究
    早期活动联合电刺激神经肌肉改善重症肺炎患者ICU获得性衰弱
    陆云霞, 冯悦, 姜金霞, 杨帅
    2024, 44(2):  242-246.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2.0242
    摘要 ( 33 )   PDF (898KB) ( 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早期活动联合电刺激神经肌肉用于改善重症肺炎重症监护室获得性衰弱(ICU-AW)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150例上海市某三甲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入住的重症肺炎引发的ICU-AW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和联合组(7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早期活动,联合组给予早期活动联合电刺激神经肌肉。比较2组机械通气恢复情况(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脱机拔管率、ICU转出率)、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1s用力呼气容积(FEV1)/FVC、最大吸气末压力(MIP)]、肌力[医学研究理事会(MRC)评分]、疾病严重程度[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干预前比较,2组干预后FVC、FEV1/FVC、MIP及MRC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明显升高(P<0.05);2组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明显降低(P<0.05);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9.33%)明显低于对照组(24.00%)(P<0.05)。结论 早期活动联合电刺激神经肌肉用于重症肺炎ICU-AW患者可有效促进机体恢复,提高肺功能,安全有效。
    华蟾素胶囊联合多西紫杉醇+顺铂化疗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
    李娟, 李晓峰, 徐生志, 唐凯
    2024, 44(2):  247-251.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2.0247
    摘要 ( 30 )   PDF (905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华蟾素联合多西紫杉醇+顺铂化疗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浙江省荣军医院收治的7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n=35,华蟾素联合多西紫杉醇+顺铂化疗),对照组(n=35,多西紫杉醇+顺铂化疗)。用ELISA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CK19)、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用卡氏状态(KPS)评分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联合组疾病控制率(33/35,94.29%)高于对照组(25/35,71.4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EGF水平均降低,KPS评分均升高(P<0.05),联合组更佳(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联合组患者血清CEA、CA125和CK19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35,14.29%)低于对照组(13/35,37.14%)(P<0.05)。结论 华蟾素联合多西紫杉醇+顺铂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较好,使肿瘤标志物以及VEGF水平下降并且安全性较高。
    低频电刺激可缓解妇科开腹手术术后疼痛及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杨雅静, 朱维培, 周留林
    2024, 44(2):  252-255.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2.0252
    摘要 ( 29 )   PDF (738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低频电刺激对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7月间,在蚌埠医学院泰兴临床学院妇产科进行开腹手术的患者63例。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1例和低频电刺激组32例。低频电刺激组予以患者可耐受范围内进行刺激,每日1次,每次30 min,每次刺激强度需重新测定。对照组选取相同穴位处粘贴电极片,连接治疗仪,但不给予电流刺激。30 min后去除电极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记录术后评分、手术结束至首次排气排便的时间。结果 术后48 h VAS评分,低频电刺激组(3.6±1.2)vs.对照组(4.5±1.4),疼痛程度降低(P<0.05);术后72 h VAS评分,低频电刺激组(1.7±0.9)vs.对照组(3.3±1.4),疼痛程度降低(P<0.01)。首次排气时间(26.9±6.7)h vs.(35.5±13.0)h低频电刺激组相对对照组时间短(P<0.05);首次排便时间(49.0±5.4)h vs.(64.4±13.8)h低频电刺激组相比对照组时间短(P<0.05)。结论 低频电生理刺激能减轻妇科开腹手术患者术后疼痛;促使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缩短。
    短篇综述
    溶血磷脂酰胆碱酰基转移酶1在肿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陈雪, 罗添, 魏超君
    2024, 44(2):  256-259.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2.0256
    摘要 ( 52 )   PDF (739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溶血磷脂酰胆碱酰基转移酶1作为磷脂胆碱代谢途径中的关键代谢酶,可通过脱酰基-再酰化来介导磷脂酰胆碱的合成,使细胞膜磷脂组成成分发生改变,导致细胞膜骨架发生重塑。溶血磷脂酰胆碱酰基转移酶1可通过加速肿瘤细胞膜磷脂成分的改变、或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细胞周期相关等肿瘤驱动基因相互作用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以及肿瘤细胞的耐药性,促进肿瘤的发展。
    铁死亡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肖艳新, 刘岩, 许岭翎, 周亚茹
    2024, 44(2):  260-264.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2.0260
    摘要 ( 60 )   PDF (901KB) ( 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铁死亡是近年提出的一种新型细胞死亡方式,其主要特征为铁过载及脂质过氧化。铁死亡参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生发展。铁过载可通过芬顿反应产生大量活性氧,在脂氧合酶的作用下,肝细胞膜上的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脂质过氧化,从而诱导肝细胞死亡,导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发生。阻断铁死亡可能成为保护肝细胞的治疗策略之一。
    胆囊癌的早期影像学及循环标志物特征
    赵永忠, 薛懿, 李立群, 侯孟森, 杨晓军
    2024, 44(2):  265-269.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2.0265
    摘要 ( 43 )   PDF (892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胆囊癌(GBC)是胆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其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致使早期诊断困难。本文总结了早期GBC在超声,CT等影像学上的表现;阐述了蛋白类标志物,microRNA类标志物在早期诊断GBC中的作用,以期增强对GBC相关特征的认识,提高早期胆囊癌诊断的准确性,对提高GBC的检出率有一定意义。
    医学教育
    非麻醉科医师对疼痛诊疗相关继续教育的需求调查
    王瑾, 刘红菊, 申乐
    2024, 44(2):  270-275.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2.0270
    摘要 ( 31 )   PDF (752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本研究拟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北京某三甲医院接受麻醉科轮转培训的非麻醉科住院医师工作中疼痛诊疗现状及继续教育需求。方法 自行设计“轮转医师疼痛诊疗培训需求”调查问卷,向第一天进入麻醉科轮转的各专科住院医师发放,自愿填写,并分析结果。结果 研究共回收108份问卷,回收率87.1%,填写对象包括外科医师45人,内科医师42人和急重症科医师21人。外科医师面临手术相关急性创伤性疼痛概率显著高于内科(P<0.001)与急重症科医师(P<0.001)。内科医师面临急慢性炎性疼痛概率显著高于外科医师(P<0.05)与急重症科医师(P<0.01)。所有专科医师均对疼痛诊疗继续教育有需求。培训形式方面,外科医师选择专科讲课(86.7%)比例最高;内科医师选择疼痛门诊见习(88.1%)比例最高;急重症医师选择疼痛治疗见习(90.5%)及专科讲课(81.0%)比例居前两位。结论 疼痛诊疗培训存在广泛需求,培训方式可根据不同专科医师的临床特点按需施教,以提高继续教育质量和可及性,促进疼痛综合管理的开展。
    加速康复外科与围术期管理课程在研究生教学中的探索实践
    朱倩梅, 刘子嘉, 谭刚, 申乐, 黄宇光
    2024, 44(2):  276-280.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2.0276
    摘要 ( 39 )   PDF (1445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多学科合作下的“加速康复外科(ERAS)与围术期管理”研究生新开课的实践与意义。方法 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联合临床营养科、老年医学科和6个手术相关科室以“ERAS与围术期管理”为主题开展30个学时的理论授课。研究人员通过收集调研问卷+考核ERAS病例设计的方式,分析该课程的教学效果。结果 研究人员发现参加该课程的10名研究生对术前营养及功能状态优化、术中容量和体温管理、预防术后恶心呕吐、围术期镇痛管理等ERAS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有所提高。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高,认为该课程有助于提升其临床素养。结论 “ERAS与围术期管理”研究生新开课有利于培养研究生ERAS思维和围术期临床管理能力,对今后进一步发展、探索ERAS教学实践具有一定参考价值。